最近几年大学年年扩招,让很多人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本来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然而却让这些年的大学生素质极剧的下降,让大学生自己也变得十分的迷茫,这一方面就是因为扩招造成的,当然也与大学生自己的素质有关系,不管怎么说,扩招让学校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我们来看看几个大的学校的专家对于大学狂躁症的解读:
刘道玉认为,大学狂躁症表现在道德滑坡、精神虚脱和学术泡沫三方面。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对此则用了另外一种表述,他指出中国大学目前五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调整大跃进心态、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警惕标准化迷思、理解并尊重学科文化和重建校园文化。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弗莱克斯曼曾说,“如果大学已经受到伤害,应该让它回到原路,而不是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往前走”。我们讨论大学问题,首先要回归到大学本身,追问什么是大学、大学代表什么。
用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话,大学是要为社会秩序和民族文化建树新风。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认知中,“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
这个本该是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和同窗纵谈天下的场所,如今只充斥着同龄人对话与嬉戏的声音,“二缺一”的模式必定影响大学精神成长的历程。
大学之道,精神为上
回顾历史,大学很早就成为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就有博罗尼亚大学,英国先有牛津、剑桥后才崛起,德国兴起与柏林大学的建立有莫大关系,美国更是先有哈佛后有国家。
这是一个狂躁的神康,狂躁的神康造就了一些狂躁的人群,狂躁的人群又促进神康的狂躁,让更多的人同时也患上了狂躁症,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剧。
下一篇:狂躁症如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