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15-10-05 10:01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


1.无规律的生活引起神经衰弱


有节奏的音乐娓娓动听,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杂乱无章的声响令人心烦意乱,甚至有碍身心健康。无规律的生活当然也可能引起神经衰弱。有的人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不分,饮食与睡眠的时间不定,他们在晚上或午间休息时继续学习或工作;该进行文体活动时,又觉得不习惯,或没有兴趣而不参加,对电视、电影也兴趣不大。而另有一些人则相反,漫无节制地过分娱乐,打麻将、下棋至深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妨碍正常的睡眠,第二天勉强支撑着去工作,无精打采,头昏脑胀。有的人上夜班,白天也不睡,上街或做家务,等到休息日子再补偿睡眠,甚至饿着肚子蒙头大睡一昼夜。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的生理活动当然也不例外,觉醒、睡眠、胃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即所谓“生物钟”节律。一个人如果偶因特殊情况暂时打乱了生活规律,那还不致有多大影响,但若长期地生活凌乱不规律,甚至违背了“生物钟”节律,反其道而行之,就必然会出现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工作能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2.长期休养也可患神经衰弱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慢性病和脑外伤病人,在长期休养过程中,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等神经衰弱的症状。这是因为人的脑子好比一部机器,长久不用,也会生锈。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这些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过少,或不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学习,突然从紧张愉快而有秩序的工作、学习环境转到枯燥的休养生活,游手好闭,无所事事而精神空虚,容易形成以病为中心的不良心境。


如果脑子长期处于不良状态中,不但不能增进脑的健康,反而越休养越衰弱,机体新陈代谢降低,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精神更为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神经系统过度疲劳,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


3.不良暗示会引起神经衰弱


有些神经衰弱患者的发病确实是由于不良暗示所引起。例如睡眠不足会头昏、无力,用力过度有点心慌、气喘,未婚青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发生遗精等,这些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用不着担心,但有的人却过分地加以关注。也有的人从医药书刊上断章取义地看到一两句话,或从亲友中了解到有关致病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就注意自己身上的某一现象,认为自己正是得了某种病,“对号入座”,越体验越像,于是紧张起来,产生了疾病意识,焦虑不安。这是受自我暗示的缘故。    


既已得“病”,总得去医院检查与治疗,医生尽管查不到任何疾病的依据,总还是免不了开张方子,配点药水药片,也总得有个交待,什么“稍微弱一点”、“略为偏高些”或“轻度异常”等答复病人,而病人则更加坚信自己是得了病。有时病人看到医生在为之听心肺或测血压时脸上掠过一刹那的疑虑神色,或在作 B超时医生在某一部位认真地多“超”了一下,或病人听到了医生之间的一两句谈话,如心脏可听到轻微杂音,或肝脏似乎可以触及等,都被认为是自己的这一部位有了毛病。这是受到他人暗示的缘故。于是寻名医求良药,更要争取作进一步检查,什么脑电图啦、 CT呀, 总之,不借一切代价,检查仪器越现代化越好。   


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之后,原来的头昏、失眠等现象更为明显;烦恼、忧虑,求医心切,文体活动兴趣减少,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最后发展成为真正的神经衰弱。“杯弓蛇影”的故事,便是典型的不良暗示致病的例子。当这不良暗示之后,由其引起的病也就不药而愈了。


神经衰弱的饮食疗法


(1)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脂类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其含量比身体其他器官都丰富,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可使脑细胞膜变柔软,因而有利于细胞之间的联系,可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猪肉、羊肉、牛肉、牛奶、鸡、鸭、鱼、蛋及豆制品等。脑细胞35%由蛋白质构成,就其脑功能来说,蛋白质是大脑神经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基础,人的感觉、记忆、语言、运动等无不和脑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有关。


(3)富含糖的食物:如白糖、红糖、蜂蜜、甘蔗、萝卜、大米、面粉、红薯、大枣、甜菜及水果等。糖类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才能通过血脑屏障,被脑细胞所利用,是脑细胞的能量来源。